台北青年議會要談什麼?
地點: 台北CLBC會議空間(106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293號)
時間:8/23 -09:00-17:00
壹、青貧世代的困境
自從馬政府推出22K政策之後,這個數字的魔咒似乎罩住了整個青年世代,許多年輕人一個月的薪水,扣掉房租、日常生活所需後,根本所剩無幾。尤其首善之都臺北,面對不斷飆升的物價、居高不下的房租/房價、高工作時數等,年輕人往往鎮日奔波卻未能獲得相對應的報酬,「窮忙族」一詞恐不足以形容這個無奈的現象,對於這樣對來,年輕人是否只能無力的接受?
過去在臺灣,臺北總是大家嚮往的夢想之都,但現在的臺北,反而成了困住年輕人夢想的牢籠。我們究竟該如何突破這樣的困境?該怎麼做才能讓臺北成為年輕人發展的基地,帶動臺灣走向更美好的明天?
貳、高房價與都市更新&
都市機能的想像
台北的高房價已經成為一個既成事實,然而青年朋友們卻只能看著房價繼續攀上新高點。台北市身為首都,及萬眾焦點於一身,在吸納全國資本的同時,卻讓房價上漲到成為一個不可能負擔得起的天價。每回出現報導:「要不吃不喝XX年才能買得起房子」,對沒有父母奧援的青年世代而言,只能不斷問著自己,努力工作換一個遮風避雨的家,為何變得這麼的天方夜譚?
此外台北市區內多達一萬棟的高齡房屋(30年以上),如何應對防災與居住品質一直是一個嚴肅的課題,然而高房價下的台北市,「都市更新」似乎變成了一個炒房的代名詞,為何會是如此?都市更新是否就只能拆除舊屋蓋新屋?
從建成圓環的改建、士林夜市的拆遷、松山菸廠的都更、台鐵台北機廠的拆遷……,隨著台北市城區的擴張,記憶中的台北,隨著都市發展與變遷,漸漸變得失去「生活」與「人」的氛圍。台北在邁向國際都會的同時,對於老的東西,青年朋友該如何去看待?
當華山文創園區再舉辦1914年開廠百年回顧展時,「老」台北該如何存在於新世紀,而不會僅止於青年世代口中的復古風潮?城市最美的,就在於保留時空刻劃的歷史記憶,對於台北新舊融合的想像,應該還能有更多的選擇!
參、青年創業
外界看待台北,總是集萬眾寵愛於一身,首善之都的台北,有著各類的資源與快速流通的資訊,「創業」在台北,應該是相對其他都市是更容易的,然而實情卻非如此!高聳如天的房價,讓青年朋友租一個小辦公室成為奢侈的願望;當中南部其他都市將各類小吃變化推陳出新的同時,擺個小攤販在台北,難如沙漠中尋找一片綠洲,為何首善之區的台北,對青年創業的難度卻是這麼的高?台北的天空,是否還是年輕人夢想的那片天?
肆、青年人在哪裡?參與政治如何可能?
近年來,台灣的社會越來越不安,這一種不安的感覺,來自多方的因素,但都指著資源分配的方式。而青年世代的集體焦慮,是其中最明顯的。受過更高的教育、有更遠的視野、懷抱不可限量的創意,為什麼青年世代依然焦慮,而且被輕視?
問題出在資源分配與公共議題的參與的過程中,青年缺席了。
青年人並沒有消失,只是被過多的制度與潛規則制約住,青年一直都在。然而,
我們想要打破這些制度與潛規則,改造整個資源分配的體制,無可迴避地,我們
必須前進,而且要佔領政治。
1979年美麗島事件,一群追求民主與自由的年輕人,在高雄嘗試著像禁錮的國家體制作挑戰。35年後的今天,台灣還稱不上是民主國家,然後許多關係著青年世代的議題,以及社會分配的失衡,爆發了90年代後最大的一次學運。然而除了體制外的抗爭,走入體制內的參與更是青年世代所需深思的一個問題,同時也是必要的。參與政治的方法可以是關注社會議題、可以是加入公共倡議,但我們可以再前進一點,透過參選來改變。國外很多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,即使未能當選,青年參與選舉的過程,都為當地的政治發展帶來正面的影響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